咨詢熱線:0834-8533784
聯系地址: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特木里鎮則洛村4組1號
電子郵箱:bjsfny@126.com
布江攜手 “小土豆”闖出大市場
——江油市對口幫扶布拖縣產業發展典型事例
省內對口幫扶以來,江油市聚焦培育布拖本地優勢產業,充分挖掘布拖優良的生態本底和自然條件,發揮幫扶資金撬動效應,攜手布拖共同打造以馬鈴薯為核心的全產業鏈,推動優勢產業向園區集聚,闖出了一條龍頭企業聯農帶農富農和產業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子。
合資建園區,握指成拳打造示范樣板。園區共建是產業發展的強勁動能,布江兩地創新機制,勇敢嘗試,孵化馬鈴薯產業“造血功能”。一是幫受雙方共建合資公司。江油布拖兩地按51:49的出資比例共同組建布江蜀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,打造馬鈴薯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。園區堅持以市場化為導向,探索國企市場化路徑,是布拖國有企業首次走市場化道路的實踐探索。二是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區。通過股東注冊資本金、國家基建補助、集體資金入股等方式籌資1.5億元,建成智能溫室育種大棚、農產品精深加工生產線和保鮮儲藏庫等科研生產設施,形成3300畝“三園三區”空間布局。先后獲得涼山州現代農業園區、涼山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、全省首批研學旅行基地、國家3A級旅游景區、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等榮譽。三是引領群眾就業穩崗增收。園區年均提供100個固定就業崗位,臨時用工20000人次,勞務支出140萬元,帶動群眾持續增收致富。園區年均發放土地流轉租金120余萬元,“補”改“投”入股分紅240萬元,以入股形式推動村集體經濟增量提質。
科技賦動能,精準研發培育種薯芯片。科技創新是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驅動,注重科技賦能,研發培育種薯芯片,致力馬鈴薯產業強基固本。一是開展良種繁育。針對布拖本地馬鈴薯產量偏低,品種退化問題,建設組培室、霧培室等科研設施,引入專家團隊,通過剝離莖尖的組織培養,成功建立“原原種、原種、一級種”三級種薯繁育生產體系,繁育出適宜當地種植的布拖烏洋芋、阿絲絲、米拉等脫毒種薯。二是開展種植試驗。建立100畝新品種示范區,開展露地種植試驗,實現馬鈴薯每畝增產30%目標。三是開展技術推廣。發揮園區示范作用,引領技術推廣,建立種植基地3000余畝,全面推動示范種植;通過“一對一”定點幫扶,為農戶提供種薯和技術支持,實現脫毒種薯和栽培技術全面推廣。
市場促增收,精深加工做強產業鏈條。加工業是構建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,馬鈴薯自身價值偏低,通過補充加工端,健全馬鈴薯產業鏈,提高產品賦值。一是深加工,精細化。園區陸續投入4000余萬元建設馬鈴薯精深加工廠,建成三條生產線,研發出馬鈴薯方便粉絲、粉條、薯泥、糕點等產品。目前,方便粉絲和粉條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1000噸,馬鈴薯泥達1800噸,馬鈴薯糕點達2200噸。二是創品牌,提質效。成功注冊“布江蜀豐”和“土豆王國”商標,積極申報管理體系認證和綠色農產品、有機農產品認證,通過塑造特色品牌,提升影響力、打響知名度。三是闖銷路,走穩擴。用好幫扶力量,借助“綿品出川”、“省農博會”、浙江慈溪主題展等商品展示展銷平臺,實現“產得出”向“賣得掉”良好發展。在第九屆四川農業博覽會上,園區深加工產品獲得省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促進會高度關注,被邀請加入一帶一路合作平臺,為布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提供機會。
改革提質效,釋放融合發展疊加效應。改革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,持續增強企業實力活力,不斷探索由農業產業化單一園區向“三產融合”綜合園區發展路子。一是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。面對市場變化,通過調整股權結構,完善治理體系,引進專業經營管理隊伍,逐步培育本土人才,不斷壯大公司,激發活力,提升公司的經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,同時為公司培養一支“帶不走的隊伍”。二是拓展多元化經營。不斷探索新項目,如開發上線“營養午餐”配送項目,發展高山蔬菜、水果等經濟作物種植,設置共享田園等農旅項目,通過多元化經營,確保公司良性發展。三是探索“農業+”多產融合模式。以“農業+文旅”,建設布拖縣黑綿羊大酒店,提升旅游承載能力;以“產業+物流”,帶動建設7000立方凍庫,打造冷鏈物流體系;以“產品+電商”,引入電商物流產業園,招引入駐企業3家;以“園區+總部”,成功招引企業,即將啟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,力爭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引入更多企業總部入駐。
來源:涼山日報